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无锡道中赋水车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翻翻联联衔尾鸦,荦荦确确蜕骨蛇。
分畴翠浪走云阵,刺水绿针抽稻芽。
洞庭五月欲飞沙,鼍鸣窟中如打衙。
天公不见老农泣,唤取阿香推雷车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一节节的车斗像联翩衔尾的乌鸦,坚硬的车架像骨节突出的龙蛇。
车水入田如云滚波浪,早稻抽芽出土嫩如针尖。
洞庭山五月天旱沙尘飞扬,穴中的鳄鱼鸣叫如同击鼓。
上天没有看到天旱带给农民的困苦,应当早早唤取女神推雷车降雨。

注释
无锡:今江苏省无锡市。
赋:赋诗。以直陈其事的方法创作诗歌叫“赋”。
水车:即龙骨水车,又叫翻车,三国时马钧创制。宋代农民种水稻多用水车引水灌溉。
“翻翻”句:写水车转动时每一节戽水器前后衔接之状。翻翻联联,乌鸦衔尾而飞的样子。
荦荦确确:形容骨节坚硬突出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宋神宗熙宁七年(1074),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。适逢岁旱民饥,他便赶赴常州、润州、苏州、秀州赈济灾民。五月返杭途中经过无锡,他看到龙骨车这种新型的农具,产生了兴趣,写下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陶文鹏编著;陈祖美主编.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集[M]. 郑州:河南文艺出版社, 2015:36-37.
2、 陶文鹏编著;陈祖美主编.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集[M]. 郑州:河南文艺出版社, 2015:36-37.

赏析

  这是宋诗中继梅尧臣的《水车》后又一咏水车的诗作,却是一首悯农诗。诗人因咏水车而写到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痛苦,表现了他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心。

  开头两句先写水车行走和静止时的形状,据说蛇为小龙,这是一部龙骨车。三四句接着写水车的功用,田畴里绿色的秧苗像翠浪翻走在云影荡漾的水中,农人在水中插着如绿针的秧苗。诗中描写农民踏水车引水灌田插秧,由飞转写到静止,连用乌鸦衔尾、长蛇蜕骨、浪走云飞、绿针刺水等新奇活泼的形象比喻形容,又精心锤炼生动准确的叠字描状。

  五六句写太湖的洞庭山一带干旱不雨,沙尘飞扬,因天旱水干鼍鸣窟中发出衙门击鼓般的声音,形象地揭示出干旱的严重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无锡道中赋水车》是一首七言古诗。诗的前四句写水车由飞转到静止,连用新奇活泼的比喻和准确精当的叠字;后四句更驰骋想象与幻想,奇逸高妙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。这首诗描绘了水车的状态和车水灌田时的情景,由此写到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痛苦,既称赞水车的提水作用,又惋惜它不能消除干旱的威胁,表现出诗人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心。

苏轼

苏轼
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 4821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琴诗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
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秋蕊香·帘幕疏疏风透

张耒 张耒〔宋代〕

帘幕疏疏风透。一线香飘金兽。朱阑倚遍黄昏后。廊上月华如昼。
别离滋味浓于酒。著人瘦。此情不及墙东柳。春色年年如旧。(墙东 一作:东墙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江城子·清明天气醉游郎

秦观 秦观〔宋代〕

清明天气醉游郎。莺儿狂。燕儿狂。翠盖红缨,道上往来忙。记得相逢垂柳下,雕玉珮,缕金裳。
春光还是旧春光。桃花香。李花香。浅白深红,一一斗新妆。惆怅惜花人不见,歌一阕,泪千行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